建筑行业的“挂靠”问题由来已久,虽然有种种打击挂靠的政策,但迫于申请资质的硬性门槛所在,建筑企业不得不“顶风作案”。

整治路线


1、2018年11月22日,住建部发布《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“挂证”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》,六部门联合围剿“挂靠”,对建筑行业“挂证”现象进行彻底清理。


2、2019年2月2日,住建部印发"挂证"专项整治补充通知,明确了6种社保不符情况不属挂证,自查自纠延长至3月31日,全面排查时间顺延至2019年8月底,指导督促时间顺延至 2019年11月底,其他有关工作要求的时间节点依次顺延;


3、2019年2月2日西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首批1354名社保存疑名单;


4、自2月2日之后又相继公布挂靠从疑名单,南昌、江苏、广东、山东、河南、辽宁、黑龙江、西安等省市预计已超过百万;


存疑名单公布后,已有近百家建筑企业因建造师人员不足而被撤销企业资质。


一层一层政策的发布,一遍一遍的严查,看来主管部门决心要把“挂靠”清理干净。

但是,清理了“挂靠”就能荡清建筑市场秩序吗?这对建筑企业公平吗?大家意见不一:

身不由己的建筑企业

建筑企业想接工程,必须得有企业资质。而想申请企业资质,就要配备相应的人员。这些人员不会在施工现场发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,却是资质申请门槛中的硬性规定。建筑企业想要获得资质?只能去找证书挂靠了。

”挂靠”被彻底围剿后,建筑企业想要申请资质,就得去找那些真正有志于建筑施工行业的人员,跟他们建立起实质性的劳动关系。然而实际情况是,大部分持证人员并不想从事建筑行业,他们不过是想给自己加个砝码罢了。

这种情况下,建筑企业要么铤而走险,要么黯淡离场。

经过这样的一轮清理,屹立不倒的只有少数真正有实力、有人才的企业,很多中小建企无缘参与行业竞争。

严查“挂靠”就能规范市场秩序?

建造师挂靠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顶层设计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偏离。

真正有技术、有经验、在施工现场实打实练出来的人不被政策认可,有证书没技术、甚至可以说在施工现场无效的人员却成为硬性指标。

说实话,如果没有这些持证人员,工程就干不下去了吗?

有了这些工程师,就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吗?维护施工的质量和安全,不是靠清理挂靠就能治愈的。去掉这些人浮于事的指标,给那些有技术、有经验的实干人员正名,啥萝卜安进啥坑,将实际情况与顶层设计匹配起来,才是规范秩序的好方法。随着建筑行业改革越来越实用化、人性化,也许未来会有真正的良方。

随着政策一步一步的打击,严查,好多建筑企业也因此而被车撤销了资质,那么好多类似的建筑企业该如何继续存活呢?只能重新去招聘新的建造师,去完善自己企业的机制和资质,那么建造师需求量也会相应的提高,这条路任重而道远!给予有证书员工一定的鼓励措施,让自有员工更多的参加考试,培养自己的“有证人”才是最根本的措施。也是长远之计!


总结

所以,有证的建筑人不用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,没有证书的建筑人恰恰赶上了红利期,此时证书的价值才真正体现!这年头谁还害怕多个证啊!你说对吗?

QQ图片20181009152522.png